服務與活動

Service
  • 金牌巧克力師傅秀

    金牌巧克力師傅秀

    你知道好吃美味的巧克力是如何製作而成的嗎?

    MORE
  • 巧克力DIY體驗趣:親手做自己的巧克力

    巧克力DIY體驗趣:親手做自己的巧克力

    巧克力DIY體驗趣,製作自己屬於自己的巧克力。手作巧克力愛心棒棒糖,使用黑白巧克體驗拉花藝術、寫上姓名的專屬感,製作過程透明化,讓孩子玩得開心、吃的放心。

    MORE
  • 網美變裝拍照

    網美變裝拍照

    來到小歐洲城堡,一定要換上宮廷服裝拍照打卡,體驗公主與王子的浪漫,享受歐洲風情。許多網美來此景點必定做的事。歡迎來蒞臨現場體驗。

    MORE
  • 進階手作DIY-巧克力三支棒棒糖

    進階手作DIY-巧克力三支棒棒糖

    因為場域空間有限,可以提前預約喔!

    MORE
  • 學校戶外教學熱門地點

    學校戶外教學熱門地點

    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戶外教學地點介紹,我們有車上解說、園區導覽說明、DIY課程、以及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學習巧克力的原物料,以及親手製作巧克力。

    MORE
  • 整點導覽服務

    整點導覽服務

    專業導覽人員帶您認識Cona's及可可的知識和製程。

    MORE
  • 義式冰淇淋

    義式冰淇淋

    Gelato:製作溫度比一般的冰淇淋要高一些,標準儲藏溫度為-25至-18攝氏度,食用時要保持在-15至-12攝氏度。gelato比ice cream更容易入口即化。
    Gelato 是由牛奶、奶油、糖和各種新鮮水果及堅果製成的,只依賴原料本身的含水量。

    MORE
  • 3樓互動牆-採用頂級CRIOLLO可可豆

    3樓互動牆-採用頂級CRIOLLO可可豆

    克里歐羅(CRIOLLO)可可豆,最頂級的可可豆品種,產量稀少,相當於咖啡豆的阿拉比卡。

    MORE
  • 3樓互動牆-雨林聯盟認證

    3樓互動牆-雨林聯盟認證

    雨林聯盟(RA)成立於1987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是非營利性的國際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其使命是通過改變土地利用模式、商業和消費者的行為來保護全球的生態系統和以此為生的人類及野生動物。

    MORE
  • 3樓互動牆-公平貿易

    3樓互動牆-公平貿易

    公平貿易是有組織的社會運動,在貼有公平貿易標籤及其相關產品之中,勞工、環保及社會政策的公平性標準,以生產者的利益為先,其產品從手工藝品到農產品等,特別關注那些來自開發中國家銷售到發達國家的外銷。

    MORE
  • 3樓互動牆-1939年二次大戰巧克力成軍人常備品

    3樓互動牆-1939年二次大戰巧克力成軍人常備品

    巧克力可以提高大腦內一種叫「塞洛托寧」的血清素,能消除緊張情緒,起到緩解壓力的作用,所以為了提高戰場上士兵的士氣和緩解緊張,各先進國家在一戰時期就將巧克力當做野戰配給。二戰期間更是成為軍人的常備品。

    MORE
  • 3樓互動牆-1899年一次大戰英女皇送巧克力給軍隊

    3樓互動牆-1899年一次大戰英女皇送巧克力給軍隊

    英國维多利亞女王於1899年下令送巧克力给在南非布爾戰争中的英國士兵當新年禮物,由於女王堅持讓士兵知道送给他們的巧克力来自祖國英國,制造商後來才在盒子上印了女王頭像、王冠和“南非1900”等字樣。

    MORE
  • 3樓互動牆-1879年瑞士蓮精煉機

    3樓互動牆-1879年瑞士蓮精煉機

    瑞士蓮工廠創辦者魯道夫發明的精煉機為巧克力增添細緻口感,這項稱為精煉的技術,目的在透過長時間的攪拌,將可可豆研磨更均勻,使巧克力出現前所未有的香醇與細緻,衍生為現今入口即化的境界

    MORE
  • 3樓互動牆-1875年第一個牛奶巧克力在瑞士

    3樓互動牆-1875年第一個牛奶巧克力在瑞士

    真正的牛奶巧克力是由兩位瑞士人共同發明的,直至今日,瑞士仍以牛奶巧克力聞名世界,並佔瑞士巧克力市場80%的高額銷售量。

    MORE
  • 3樓互動牆-1828年第一次出現固態巧克力

    3樓互動牆-1828年第一次出現固態巧克力

    荷蘭籍藥劑師凡霍敦Van Houtan發明壓榨法,將可可豆中的油脂去除剩下膏狀可可,研磨成幾乎不含油脂的粉末原料,使巧克力能做成用「吃」的點心。

    MORE
  • 3樓互動牆-1765年第一間巧克力工廠在美國

    3樓互動牆-1765年第一間巧克力工廠在美國

    1765年第一間巧克力工廠在美國,大工業的自動化生產大大降低了巧克力生產的成本,這也最終讓巧克力終於從貴族的專享成為一般民眾可以品嘗的食物。

    MORE
  • 3樓互動牆-1706年康熙與可可的邂逅

    3樓互動牆-1706年康熙與可可的邂逅

    1706年康熙與可可的邂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可可借羅馬傳教士之手,首次傳入清宮。

    MORE
  • 3樓互動牆-1642年天主教的質疑

    3樓互動牆-1642年天主教的質疑

    1642年天主教的質疑–可可是食物還是藥?

    MORE
  • 3樓互動牆-16世紀時期

    3樓互動牆-16世紀時期

    由於可可飲品味道非常苦,被國王批評為「給豬喝的飲料」。後來有人想到在可可飲品中添加糖來調味,才使可可飲品成為歐洲皇室間廣受歡迎的飲料,接著逐漸傳到上流社會,再進入一般民眾的生活。

    MORE
  • 3樓互動牆-1528年探險家引入西班牙皇室

    3樓互動牆-1528年探險家引入西班牙皇室

    1528年探險家引入西班牙皇室,由於可可飲品味道非常苦,還被國王批評為「給豬喝的飲料」

    MORE
  • 3樓互動牆-15世紀時期

    3樓互動牆-15世紀時期

    15世紀時期,從馬雅文化到阿茲提克到現在的墨西哥,許多神明的雕像和圖像中都有可可果,而現在的墨西哥人祭拜玉米神的祭品中也有可可果。

    MORE
  • 3樓互動牆-瑪雅時期

    3樓互動牆-瑪雅時期

    16世紀以前瑪雅時期,可可豆是非常珍貴的物品,主要用以獻給統治者和祭司,或當成統治者的陪葬品,一般人通常只在宗教及結婚儀式中飲用。

    MORE
TOP